党建培训工作将严肃与活泼融为一体,党员通过这样的形式,学习党的方针政策、重温党的理想信念,将党性内化于心,将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“外化于行”。也有必要强调一点,这样的形式只是一种“学习”形式,而不是一种“实践”形式。用这种形式来“检验党性”、查找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,值得商榷。党的最高理想是什么,如何理解严守党的纪律,遇到朋友赠送礼品怎么办,如何对待前来办事的老百姓,不腐败会不会被边缘化,等等,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都属于“言”的范畴。即便这些试题设计得很具体,甚至通过高科技模拟出现场实景,但跟“实践”也就是“行”,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理论武装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方式,一些党员、干部包括高级干部,理想信念动摇滑坡,走向严重违纪违法,首先起于思想的蜕变、理论的缺失、认知的错误,所以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。但同时也必须强调,理论武装不仅是武装头脑,更重要的是指导实践;不仅是坚信远大理想,更重要的是践行理想追求。一个党员的党性如何,既要看“纸上”的答卷,更要看是否言行一致、知行合一,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本职工作、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。
本次培训学习采用了“专题讲授+实地教学+互动分享”等形式开展,首先我们全体学员赴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展示厅参观学习,了解企业非公党建发展历程、工作成果、先进人物事迹及企业党委以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。培训学员在展览馆解说员的带领下,再次回顾党的光辉历程,感知当下,珍视未来,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再动员、再洗礼、再出发教育。借机向企业讲解同志了解党建工作经验,扩展眼界,并借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促进党建工作落地,提升党建工作能力。
同时我对中国国情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中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地GJ,是一个人口众多、资源丰富、不断发展着的发展中国家。可以说,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,到改革开放,到现在的现代化建设,中国每一步的发展,都是与党的领导分不开的。对中国国情的进一步了解,也就是对党领导中国建设的进一步了解。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。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标明,许多革命先驱,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,都没有找到GJ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。夺取政权需要党的领导,社会主义建设同样需要党的领导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说的,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,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,关键在于坚持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。只有坚持党的领导,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;只有坚持党的领导,才能保证中国人民生活水平,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。这次的党课学习,不仅使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,更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。更多党建活动
科学发展观影响着身为GJ后备军的我们,党员干部在党性教育学习中应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,而不是浅尝辄止,蜻蜓点水式的学习。坚持不懈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,必将学有所长、学有所成、学有所用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: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”由此可见,我们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之时,要秉持说真话、办真事、做真人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旨,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,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的基础上各尽所能、充满创造活力、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、实现稳定有序、和谐、协调的发展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……
党员教育组织党员培训的有意义,有必要---因为在学习中不仅让党员干部们充实了我党精神的理论知识、更让学员们开阔了视野、解放了思想、打动了内心。从教育培训基地、教学员、党校教师从瞻仰、听课---每时每刻、每一堂课,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,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。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、不同工作岗位的学员们聚集一堂,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、思路方法、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,是一场别开生面让人耳面一新的体验!
增强创新、发展观念的需要。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,市场经济是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,是开放竞争、优胜劣汰。作为新时期的党员,必须加强学习,掌握先进的管理方式,捕捉市场信息,从而指导生产,减少因决策失误而给人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加快改革,加快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力度,立足于本地实际,求真务实,大胆创新,谋求经济快速发展。
支部党建要加强学习。端正态度,大兴学习之风。作为支部党建干部,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,端正学习态度,珍惜每次培训学习的机会,遵守学习纪律,做好笔记,认真写好心得体会,平时也要加强各方面的学习,进行自我完善。